(一)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腮腺炎是急性病毒性疾病,其臨床特徵為發燒,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腮腺炎好發於腮腺,有時亦侵舌下腺或顎下腺,20─30﹪成年男性會併發睪丸炎,多為單側,5﹪成年女性則可能併發卵巢炎,但很少會引發不孕症。腮腺炎在早期或晚期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而造成無菌性腦膜炎( Aseptic meningitis)。併發腦炎(Encephalitis)之發生率為 5/1000,平均致死率為 1.4﹪。腦膜腦炎和睪丸炎亦可在唾液腺不被侵犯下發生,其他併發症如永久神經性耳聾,通常是單側,則較少發生。懷孕最初三個月感染腮腺炎會增加流產的機率,但目前並無肯定的證據顯示懷孕期間感染腮腺炎會導致先天性畸型。
血清學檢驗(CF, HI, EIA 及Neutralization)對確實診斷有幫助,皮膚檢驗則可信度差。病毒分離可採取急性期之唾液、血液或腦脊髓液做雞胚胎或細胞培養。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副黏液病毒屬之腮腺炎病毒。
(三)發生情形(Occurrence)
國外資料顯示未接種腮腺炎疫苗之成人中,80﹪皆有抗體產生,暴露的人中約有1/3屬無症狀感染。大部分小於2歲的幼兒感染為沒有明顯症狀的感染。依據國內資料,腮腺炎好發於春冬兩季,並且盛行於9歲以前,但以4-9 歲為最高峰。
(四)傳染窩(Reservoir)
人。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經飛沫及直接接觸感染病人之唾液傳染。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約為12-25天,通常約為18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腮腺炎發生前6-7天至發生後9天。發病前48小時之感染力最強。病發後 14天內尿中可能帶病毒。無症狀之感染亦具傳染性。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一般人皆可被感染,感染後常可終生免疫。
(九)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1、臨床病例定義:
一種急性發作,單或雙側腮腺(或其他唾液腺)疼痛,自限性腫脹持續達2天以上,且無其他明顯原因者。
2、實驗室診斷:
從臨床檢體中分離出腮腺炎病毒,或經血清學檢驗,腮腺炎抗體效價有四倍以上上升,或經血清學檢驗其腮腺炎IgM抗體為陽性者。
3、病例分類:
⊙疑似病例:符合臨床病例定義者,未經血清學或病毒學檢驗,且與其他確定或疑似病例無流行病學上之關連者。
⊙確定病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病例經實驗室診斷確定。 符合臨床病例定義且與另一個確定或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學關連者。
二、預防保健
1、預防接種
可單獨接種活的減毒性腮腺炎疫苗或含麻疹、德國麻疹及腮腺炎(MMR)活性減毒疫苗。有5%的接種者於接種疫苗後發燒,亦有1﹪的接種者於接種兩星期後發生單側性腮腺炎。
腮腺炎疫苗接種可在一歲後任何時間開始實施。如以MMR方式進行則通常於滿15個月以後實施。易感宿主應於青春期前完成接種。有免疫系統缺陷、懷孕婦女、對蛋類或neomycin過敏者應禁止疫苗接種。
2、病人、接觸者、周遭環境之處理 ─ 通知當地衛生局所。
‧隔離:自腮腺開始腫大隔離9日,隔離時應採行呼吸道防治措施。
‧消毒:消毒任何曾受鼻、喉分泌物污染之物品。
‧檢疫:易感染宿主於暴露後12~25天內宜避免上學或上班。
‧接觸者之預防注射:暴露腮腺炎後注射疫苗或免疫血清蛋白(IG)並不能預防腮腺炎之發生。
‧接觸者和感染源調查:易感染宿主應接受預防注射。
‧治療:無。
3﹒大流行之措施
易感染宿主應接受預防注射,尤其是可能有暴露感染之虞者,疫苗注射前不需做血清學試驗以肯定暴露者是否已有腮腺炎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