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焦急的母親帶著她三歲十一個月大的小女兒到敏盛醫院小兒科門診找陳建翰醫師診治, 原因是這位小女孩高燒三天不退, 還同時合併疲倦、虛弱、喉嚨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以及小便變少。身體檢查發現扁桃腺發炎化膿、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於是收住院檢查治療。
住院第一天的抽血檢查無明顯異常, 然而, 小女孩卻仍舊間斷性高燒, 而且愈燒愈密集, 還陸續出現眼皮水腫、腹痛、及肝脾腫大的情況。住院第六天抽血發現白血球由9千增加到1萬4, 淋巴球大幅增加至58%, 非典型性淋巴球增加至16%, 而肝指數也出現異常升高的情況。 綜合臨床表徵及抽血結果, 小女孩極可能患有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 於是進一步作了EB病毒及巨型細胞病毒的血清檢查。 最後EB病毒急性抗體呈陽性反應, 確認診斷為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
在治療過後, 小女孩發燒的間隔逐漸拉開, 肝炎和肝脾腫大的情況也獲得控制, 最後燒退且精神活力恢復, 於住院三週後順利出院。
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與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的關係極為密切。據統計, 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的患者每10位就有9位以上是因為EB病毒的感染所引起。EB病毒主要是透過口水的傳播, 包括小朋友之間不經意的口水交換或青少年及成人的親吻動作都可以傳播EB病毒, 這種病毒的感染絕大多數都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而且相當普遍, 全球有超過95%的人口都曾感染過EB病毒, 然而, 只有少部份會嚴重到產生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
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的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十萬人中有20至70位, 最容易感染EB病毒而發病的年齡層族群是小朋友, 而在已開發國家則再加上青少年這個族群。青少年從感染到發病的潛伏期大約是30至50天, 小朋友的潛伏期則會短一些。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燒、精神鬱悶、肝炎引起的疲倦和噁心嘔吐、頭痛、喉嚨痛、腹痛、及肌肉酸痛。換言之, 這些症狀與一般的感冒症狀事實上是極為類似且不易分辨的, 所以, 如果小朋友持續發燒或感冒症狀過久, 家長就應該帶小朋友給小兒科專科醫師診治。
小兒科醫師在什麼情況下會開始懷疑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呢? 基本上, 除了上述常見症狀之外, 還會同時參考身體檢查的發現及抽血結果。身體檢查可能會發現眼皮水腫、扁桃腺發炎化膿、淋巴結腫大、以及肝脾腫大。抽血會發現肝指數出現異常升高、白血球、淋巴球、及非典型性淋巴球增加的情況。確定診斷要靠血清檢查確認為EB病毒的急性感染。
治療以支持性症狀療法為主, 不應給予抗生素。如果誤診為其它疾病而給予抗生素ampicillin或amoxicillin, 反而會使皮膚出現紅疹。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的病人大部份於住院後都可以平安度過急性感染的危險期, 只有少數患者會有嚴重併發症, 包括猛暴性肝炎、脾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溶血性貧血、血小板過低引發內出血、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難、抽搐、及腦膜炎。
一般而言, 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的主要症狀大約會持續2~4週, 之後便逐漸恢復, 在急性期如果沒有合併上述的併發症, 則預後良好可以完全康復, 而且不留下後遺症。
作者:陳建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