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是現在社會及新聞很熱門的一個名詞,但比較少人知道其中一種最常見的霸凌方式,稱為「關係霸凌」。
所謂「關係霸凌」,係指透過操控同儕之間關係,合力來排擠個案,從而用來傷害或控制對方的一種手段,又稱為「關係暴力」(Relational aggression),其意圖,是透過危害個案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傷害個案(通常屬於弱勢一方)(Crick & Grotpeter, 1995)。「關係暴力」並非一般常見的身體暴力或言語暴力,而是一種更細膩的暴力形式,來破壞或操控他人的人際關係。
暴力在男女之間也有分別,其中女性較容易發展出關係暴力,其手段包括透過散播謠言或八卦的方式(特別是通過目前常見的網路、facebook),遂令其他同儕故意不要與某位個案做「朋友」,以當做一種報復的方式。相當常見的是,女性利用她們的人際網路,來造成傷害、操弄同儕,從而造成個案被社群網路的⋯⋯排擠,以降低他人對個案的接受度。
比方說,關係暴力一種常見的方式,可能是某個人,要求她的朋友,一起來忽略或排斥某位個案,將她從團體區隔開來,或形成一個小圈圈(秘密社團)來羞辱個案、辱罵個案,或散播關於個案的謠言。而隨著年紀越長,這樣的八卦或操弄方式可能會更加惡劣,比方說「她根本是騙子」「她就是這樣想的一個人啊」(其實根本缺乏證據)。
關係霸凌的結果通常很嚴重;不論是施暴者或是遭受暴力的弱勢個案,都有可能發展出適應性障礙或憂鬱疾患,其影響力甚至長達一生,造成憂鬱或自殺。總體來說,關係暴力所產生的社會氛圍是具有敵意而不友善,同時也會影響到一個人心智的學習及成長。通常有三種類型的人共同參與關係霸凌:施暴者(霸凌者)、受害者、及旁觀者。目前在診所的個案中,有越來越多人屬於因為關係霸凌的傷害,而產生的憂鬱疾患或適應障礙。為了改善社會氣氛,減少社會對立、降低因此類型所產生的憂鬱疾患,每個人都應該正視這個存在以久的問題,至少讓自己不是這種暴力下的加害者,而旁觀者也不能置身事外,因為旁觀,也是一種傷害。
作者:施養賢醫師
(本文章內容為施養賢醫師 所著作,受著作權法所保護,未經著作人書面同意,嚴禁轉載)